找了什么工作啊,工资多少啊,找女朋友了没啊,买房了没,啥时候结婚,啥时候生孩子,生二胎了没……如何得体地应对这些让人不爽的盘问?
过年了,平时一年见不到一次面的亲戚们马上就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随口忽悠过去就是了
古青
文案策划
对于七大姑八大姨的“多管闲事”,很多人会想着学怎么回呛,但我觉得没必要。一来大多数人个性没那么激烈,根本就做不到呛亲戚。二来就算自己不在意后果,总得顾及一点父母的面子,你过完年拍拍屁股走了,父母还得在老家继续面对这些亲戚。
以前我碰到别人问我啥时结婚,我回答就俩字,快了。快了是啥时候?就这两年吧。其实他们也根本不是真关心我啥时结婚,无非无话找话扯几句而已。
同理,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呵呵,混口饭吃。找到工作没有?最近正在考虑去哪家公司呢。没带女朋友回来?她回自己老家了……
老一辈人有他们的生长环境,没接受过什么隐私权的洗礼,没有这种概念。他们也就随口问问,没必要对他们怀有太大的恶意,随口忽悠过去就是了。当然,如果对方不怀好意,则另当别论,还是信奉那句老话: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
他们活了大半辈子,生活习惯和文化心理不是你几句话能教育过来的。只要我们年轻一辈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知道不该问的别瞎问,这种社会文化迟早会扭转的。
看见你过得不太好她们就开心了
霍真
大学生
首先要搞清楚亲戚朋友们为何这样做,费孝通曾经提出,在中国的社会里,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是差序格局,就像把一个石子投入湖水中,漾成的一圈圈波纹一样。
这个圈以自我为中心,构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关系。越靠近同心圆的中心,代表关系很亲近,越远离同心圆中心,关系越疏远。
在传统中国,哪些人在你的核心圈子呢?
钱公辅在《义田记》以晏子为例,提出一个观点,大概能反映传统中国人的想法,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
七大姑八大姨究竟是不是关心你?她们究竟在问什么?
不用质疑七大姑八大姨的诚意,她们是真心想确认你的生活状态。她们真心希望你过得有点儿好,但又不至于过得比他们还好,她们希望你过得有点差,但又不能差到要麻烦她们的地步。
一言以蔽之,看见你过得不太好她们就开心了,她们要保持这个多层蛋糕的稳定,你的不太好要取决于她的生活和你们的亲疏远近。
在传统中国的人情社会,亲戚是什么?亲戚就是在你发达时要求你的援助,因为你此时处于蛋糕的中心,在差序格局里,你有义务帮助你的近亲,最次也要给以语言的慰藉;而当你过得不太顺的时候,亲戚会给以有限的帮助,或者给你情感关怀;而如果当你过得太过潦倒,你的亲戚只能把你排除在同心圆之外。
这种差序格局广泛存在,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它无所不在。如果你是一个女孩,你的姑姑姨妈恰巧有个跟你差不多大的女儿,她们帮你安排相亲,你的相亲对象一定不会好于她们为自己女儿挑选的对象,而同时,如果你生病住院,可能第一个来看你的就是这些碎嘴的大妈,这就是差序格局中微妙的人际关系。
那么,春节期间到底应该怎样应对她们的发问呢?发脾气是不行的,虽然你不生活在这里,但你的父母还要与他们共同生活,你对他们的伤害最终会反馈给你的父母。
强行秀优越也是不现实的,固然你能收到一片赞叹,但同时收获的也可能是麻烦。身为你的近亲,他们真的会麻烦你给予各种名目的帮助,最终让你吹过的牛无法收场。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根据你和她的亲疏关系,把你的生活状态描绘得恰如其分。如果你把自己说得再惨一点,大过年的,看到你过得不好,她们都会很开心的。
主动找话题聊
转移注意力
佟瑞雪
公司职员
其实长辈跟你一年也见不了几次,在传统佳节的欢乐气氛下,见面又不能总保持相顾无言或默默微笑,难免要找点话题来打破一下凝固的空间。跟小辈说话尤其是平时又不亲的,多半就根据你的年纪来问这阶段的主要任务了。上学就问成绩,工作就问单位,结婚就问生娃。
想不被盘问,那就多找点话题大家聊。我有时候会主动找话题,岁数大了就问身体怎么样啊,有点小毛病就推荐什么方法治,说自己身边的病例给他听。超级健康就问怎么保持,如何锻炼,下次带上我妈之类的。遇到那种喜欢炫耀自己儿子的中年妇女,就给个点让她发挥,她儿子工作好你就可劲谈工作,不如意就讲职场烦恼。还有一招是把电视开到新闻频道,看到一个新闻就聊两句,应付中年男性长辈很有效。
总之你要多问,让他多说,这样可以减少被盘问的频率。
大姑
给个红包支持一下我呗
方人也
互联网相关
最近悟出了一个大招:
七大姑:有对象了没?
我:没有,实在太穷了,不敢谈恋爱,大姑你给个红包支持一下我呗!
八大姨:工作干什么的?多少钱一个月啊?
我:我就在一家小公司上班,每天就是打打杂,没什么技术含量,工资少得可怜,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大姨你给个红包支持一下我呗!
以上套路,几乎所有问题都可以用得上,这就是“我不行我就不上了,你行你给个红包呗”,对方不愿给红包必然就闭嘴了。
或者,不提红包的话,可以回答得模棱两可一点:
“工资多少?”
“不到一万(此处用无比低调的语气)。”
“哦……”
没错,一千也是不到一万,这样回很巧妙。
(岁宝)
链 接
3招帮你巧妙化解尴尬
1.含糊其辞有一种说法叫做“打太极”,当对方抛来一个直白的问题,而你不想回答的时候,不妨采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说法,绕过那个话题。
比如对方问:“找到工作了没?”
你有两种选择,回答“找了”和“还没找”,你选了一个分支,接下来的剧情可以按照这个选择来走,但也完全可以开发出第三种回答方式,打乱对方的套路:
学习怎样?挺好的。
工作找了没?快了吧。
工作怎么样?还行。
工资多少?月薪四五千吧。
找到女朋友了没?刚谈了一个。其他场合按照这个模板自行发挥,要点就是让对方问来问去也找不到合适的话来接,自然不会叨扰太多。
2.调转枪头
英语课文中的经典句式: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里的“and
you”就是反过来问对方,适用于与你谈话的长辈家里有一个年纪差不多的孩子的情况下。
情景模拟:“明年毕业工作落实了没?”“快了,你们家大明哥呢?”“他呀,这家伙blablabla……”这种方法巧妙地避开了接下来的一长串提问,把话题引到了对方的身上,接下来你只需要偶尔点点头应和两句就ok了。
需要注意的是,对方的能力和水平不能比你高太多,比如你找不到工作,而人家孩子正在Harvard拿着全额奖学金,这就容易受到鄙视了。
3.岔开话题
“岔开话题”这个方法更加直接,俗称“打岔”。
这个方法相信大家都用过,我们小时候经常喊的“看,UFO!”,和别人争吵时的一嗓子“看你背后”,其实都是在打岔。
带入情境:
“找女朋友了没?”
“这个嘛……阿姨您的手机真好看,是什么牌子的?”
当然,礼貌地回应提问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如果对方为老不尊,言语非常不友善,那完全可以摆出一副冷淡的姿态给予回击。但最好和长辈谈笑风生,反正肚子里有趣的段子多的是,聊几句找到对方的兴趣爱好,就能让他们快快活活的,彼此留个好印象,何乐而不为呢?
(依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