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改制是农信社由合作制规范、有序地改制为农商行的变迁过程。2016年,农信社、农合行的银行化改革加速持续推进。
据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底,全国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已达1000家。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12月23日,共有250家农商行完成由农信社、农合行的改制,加上刚刚宣布完成20家改制的云南农信,大半年来至少有270家农商行完成改制。目前,安徽、江苏、湖北、山东、江西五省已经全面完成改制工作。
“改制农商行有助于改善农信社、农合行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2016年底,云南首批20家农村商业银行统一正式对外挂牌营业,这不仅标志着云南省深化农信社改革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同时也对加快推动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对此,云南银监局局长程铿告诉记者:“改制不是简单的翻牌,农信社改制农商行的目的是通过改革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完善法人治理,优化股权结构、充实资本,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据了解,在改制组建工作中,云南省联社积极探索以股东出资购买的方式化解处置不良资产,为部分经营较困难的县级联社通过此方式化解包袱做出了有益尝试。
2016年11月,随着湖口、都昌等10家农商银行获江西银监局批准筹建,至此江西正式告别“农信社”时代,实现农商银行全覆盖。
据江西银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以来,江西各级银监部门将推进农合机构改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营业网点产权不明晰、政府历年扶持政策兑现难等困难。我们按照‘政府支持、内部挖潜、系统帮扶、市场化处置’多条渠道处置不良资产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机构健康度。对因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办理房产证、土地证的农信社营业用房开通绿色通道并减免相关费用,全面推进改革力度。” 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农信社改制成农商行后,盈利能力有所提升,风险防控体系也更为完善。但是,成绩突出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农商行虽然建立了“三会一层”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但实际中,仍存在职责不清晰问题。对此,冯兴元表示,要让“三会一层”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一方面股权要明晰,让股东大会作为最后的决策者。同时,要建立一个机制,让更多有责任心、实力强的优质股东加入进来。
除了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改进空间,业内更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改制后的农商行会否偏离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的方向。
“农商行作为商业银行逐利的驱动会很大,公司股东会要求长期价值的最大化或者部分股东会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但政府要求企业要首先服务‘三农’,这两者有时会矛盾。”冯兴元表示。
但在他看来,两者可以相互结合。“实践中已有农商行推出一种交叉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一些便利服务。如浙江宁海农商行推出的助农站,免费为农户提供快递最后一公里代收代送服务,既增加了农户对农商行的熟悉度、认知度和忠诚度,又加快了实现普惠金融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定位方面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来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马九杰表示,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农商行要依据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准确把握市场,发挥价值的最大化。
具体如何突出市场定位,云南祥云农商行董事长王家禄说:“作为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坚持深耕农村市场,突出‘三农’市场定位。首先,各级领导及全体员工要转变服务观念,经营拓展好农村市场及客户。其次,要抓好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破除怕担风险的惜贷思想。同时,要结合当地情况,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载体,提升贷款面和改善信用环境,筑牢市场根基。”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加速、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等背景下,农信机构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贷款业务为主要产品、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对此上述江西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信机构必须更加明确质量和效益的导向,转变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真正走资本节约、创新驱动、内涵增长的差异化、特色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农信社改制的逐步深入,那些较早完成身份转变,并且经营有道的主体开始进军资本市场。
2017年元旦前夕,吉林九台农商行公布了赴港交所主板上市时间表。之后不久,香港联交所又公布了广州农商行的预披露文件。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30家农商行正在筹备上市事宜,上市地选择覆盖A股、H股和新三板。
“在金融发展新形势下,推动包括农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上市是一项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举措。,一方面,上市可以提升中小银行的公信力和品牌形象,改善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促进中小银行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上市可以直接补充中小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发挥银行资本金的杠杆作用,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银行重点服务的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三农”产业等平稳健康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
。银监会表示,将充分尊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意愿,一如既往地积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公开上市。
,农商行上市潮在2017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但对于势头正猛的农商行上市潮,同样要注意“内外兼修”的问题。
因为与小微企业联系紧密,经济周期的波动很快就传导到中小银行身上,一些区域集中度较高的地方中小银行不良以及行业集中风险正在加速暴露,这里当然也包括寻求上市的农商行。
例如,在净利润方面,部分农商行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净利润同比下降,有的甚至超过20%;在不良率方面,2%左右的不良率占大多数,部分农商行超过2%,有的近2.5%。
针对此现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向记者表示:“虽然农商行的上市并不代表着其资产结构和质量完全优质,但我认为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仍需要支持包括农商行在内的中小金融机构的上市融资。”
中部地区某农商行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农商行风险不断暴露,很多农商银行账面与实际不良贷款相差甚大。如果按全口径的风险贷款统计,有很多农商银行风险贷款占比已远超20%。体量小、机制健而不全、机关作风问题仍很严重。”
除了上述现象,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部分农商行还面临“脱农”、思维滞后、人才流失等的尴尬问题,这些问题在拟上市的农商行身上也有所体现。
“中小银行很多必然会走向上市,因为上市的门槛会越来越低,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所趋。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选对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尤其是自己熟悉且别人不愿意干的。就像农商行,主要服务于农业、农村领域、农户和小微企业,他们是有很多机会的。”冯兴元告诉记者,上市之后,,使其合规经营,并推进银行自身优化内部管理结构,加快转型发展。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考虑到目前农商行多脱胎于最初的农信社,风险控制不稳定、,择优放行。因此,多数农商行离上市还有一段路要走。
还没有关注下方二维码的赶紧关注啦~!
新春过后此公众号即将关停啦~!
此后所有信息都将在下方公众号中更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