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商业新闻>【解读】消费金融为什么没有牌照比有牌照还要干的更好呢?

【解读】消费金融为什么没有牌照比有牌照还要干的更好呢?

2018-03-08 19:49:21
点击标题下「亚洲在线财经商学院」可快速关注



令人不解,“白条”、“花呗”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消费金融产品并没有消费金融的牌照,而目前持有这块牌照的17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却落到了后面。

 导读 

9月19号,银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由哈尔滨银行发起的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当前消费金融这个概念热得发烫,这条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消费金融,大家普遍认为的风口,其市场准入牌照自然十分诱人。按照银监会2013年颁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参与同业拆借,甚至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资金,,能获得更大规模、更低成本的经营资金。令人不解的是,“白条”、“花呗”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消费金融产品并没有消费金融的牌照,而目前持有这块牌照的17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却落到了后面。


按照通常的理解,消费金融就是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可分为商品贷(贷款直接划拨给商家)和现金贷(贷款先给消费者)。管理办法》对消费金融的定义更加严格,是指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境内居民发放的用于消费的贷款,强调不包括房贷和车贷。房贷、车贷以及信用卡贷款主要由银行发放,有了银行这块24k金牌照,自然不用再考虑消费金融牌照。《管理办法》所针对的,也是笔者所考虑的,是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正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白条”类电商消费金融、P2P消费借贷、线上线下的购物分期、信用卡代偿等“编外”消费金融公司。



(图:17家获得消费金融牌照名单)


什么是消费金融?


按照咱们普通大众通常的理解,消费金融就是向大众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可分为商品贷(贷款直接划拨给商家)和现金贷(贷款先给消费者)。


《管理办法》对消费金融的定义更加严格,是指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境内居民发放的用于消费的贷款,强调不包括房贷和车贷,就是除去你买车买房之外的日常小额消费,比如装修、租房、买家电等等。房贷、车贷以及信用卡贷款主要由银行发放,有了银行这块24k金牌照,自然不用再考虑消费金融牌照。


《管理办法》所针对的,也是今天咱们所谈话题的主要对象,是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正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白条”类电商消费金融、P2P消费借贷、线上线下的购物分期、信用卡代偿等“编外”消费金融公司。


为什么没有牌照也可以从事消费金融业务呢?


京东“白条”是第一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于2014年2月正式上线。


由于京东采用的是B2C的电商模式,京东“白条”尽管与信用卡实现的功能并无二致,但其本质是一种商家对客户的赊销,因此哪怕是不要钱白送你也管不着,接不接受客户延迟付款完全是商家自己的信用政策。“白条”到期还能用信用卡偿还,一直有人质疑其合规性,但从原则上讲这是没有问题的。


阿里巴巴的“花呗”于2015年4月正式上线。


由于淘宝采用的是C2C的电商模式,要想实现先消费后付款的功能,赊销是说不通的,因为商品是卖家的,而不是淘宝自己的。这时阿里小贷的牌照派上了用场,“花呗”通过阿里小贷公司给消费者发放小额贷款。随后6月份阿里的网商银行成立,发放贷款更加不存在合规性的困扰,其现金借贷产品“借呗”走的就是网商银行的通道。


众安保险通过个人信用保证保险的方式切入消费信贷。


用户通过“买呗”消费后,蘑菇街先垫资给商户,等到还款日期,用户再还钱给蘑菇街,否则,众安替个人向蘑菇街进行保险赔付。这种个人信用保险模式可以向所有电商平台推广。


数禾科技的“还呗”另辟蹊径,抓住银行信用卡账单分期的高手续费给市场留出的空间,推出替客户偿还信用卡的服务。


“还呗”瞄准的是银行信用卡持有人这群信用优质客户,为其提供利息接近信用卡一半的消费贷款。在资金端,“还呗”利用自身在线上风控、放款的比较优势,吸引城商行等有放贷资质的金融机构的资金。另外,其股东分众传媒强大的融资能力和充足的现金流进一步加强其资金端的实力。



看了上面的几个案例,你会发现,在中国就是这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之,这些“编外”消费金融公司各显神通,成功绕开了准入障碍。但是这些公司还是极其的渴望拿到一块正规的消费金融牌照的,但是凡事没有那么简单,不然也不会那么机构挤破了头想要来这个市场分食一块蛋糕。

,“猫捉老鼠”的游戏时刻都在上演,游戏中“猫”常常显得比较笨拙,而“老鼠”们的各种花式玩法显得十分精巧,总之,这些“编外”消费金融公司各显神通,成功绕开了准入障碍。


为什么这些“编外”消费金融公司会没有牌照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消费金融公司的门槛太高而使得许多有实力、有条件经营消费金融的公司拿不到牌照。


《管理办法》规定申请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至少应当有1名出资人,其消费金融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经验在5年以上,并且其出资比例不低于拟设公司全部股本的15%,实际上满足这一条件的基本都是银行;若主要出资人为非金融机构,其最近一年营收必须大于300亿。


这些条件对于银行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非常有利,导致 “正牌”消费金融公司大部分属于银行系。而对于电商、互联网金融企业想要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这些条件都很难满足。去年年底中国证券网就曾报道京东金融拟申请消费金融的牌照,但至今仍未成功。你想一下,连京东这样的老大哥都拿不到牌照,其他的机构连尝试的必要都没有,它们只能躲在厕所里去哭了。人最痛苦的就是看不到希望啊。


为什么没有牌照比有牌照还要干的更好呢?


一句话,得场景者得天下,凡事皆有利有弊。




场景优势

“编外”消费金融公司虽然费劲千辛万苦也得不到牌照,但是它们在场景上占尽优势,而“正牌”消费金融公司除了个别如苏宁消费金融外,其他均没有紧密联系的场景。


数据处理和建模能力优势

“正牌”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现金借贷(北银、中银等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以及线下与3C或家电卖场进行合作(捷信、马上等)。现金借贷用途不易控制,因而对风控要求更高。“正牌”消费金融公司大多由银行发起,他们懂风控,但要将传统的风控系统运用到线上存在障碍,而“编外”的互联网现金借贷大多脱胎于互联网,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和建模能力,导入传统风控体系往往相对更快。


互联网运作优势

线下消费贷款运营成本较高,而且直接与信用卡发生竞争,利润空间被挤压。与之相比,电商消费贷款从电商的消费场景中生长出来,与电商本身能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可以看出,“编外”消费金融公司在场景上的优势得益于与互联网更紧密的结合。


小额信贷市场优势

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的消费金融公司处于“编外”,。,走小额、分散化的道路。


《管理办法》规定借款人贷款余额最高不得超过人民币20万元,但没想到的是冒出来的互联网金融把小额、分散化贷款的市场也给抢走了。“正牌”消费金融公司空自拿着牌照却看着没有牌照的家伙跑到了队伍前面。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就像出自名门正派的侠客,“内力”——风控和资金实力不弱,但缺乏实战技巧,遭遇了一帮在街头格斗中成长起来的对手,落了下风。



网易、京东已为消费金融开始铺设场景化输出之路


随着互联网金融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行业逐步从C端服务进入了针对机构的B端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平台可以利用自身的渠道、技术和产业集群,将后端的大数据风控等核心技术能力进行外部输出。目前,随着网易金融、京东金融在这一方面布局力度的加大,在互金领域,未来很有可能产生万亿级的技术输出市场,并且通过合理的场景化、技术化和平台化实现业务的新发展。


前不久,京东金融宣布“白条”与银行合作的联名电子账户——“白条闪付”正式上线,该账户通过银联云闪付技术,实现在全国约1900万台的银联闪付POS机上使用,覆盖了800多万家商户,这种移动消费金融体验将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多种类型的消费需求,这被业内看作是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的融合,实践“+互联网”的创举,这实际上是一种通过京东白条“风控、技术、品牌输出”与银行合作方的“资金、渠道、产品”之间的合作。


除了京东以外,网易金融在今年的金融科技领域动作也很多,先后成立了网易旗下首个大数据实验室,后来又和业内领先的保险公司成立了大数据保险创新研究室,在此基础上,网易金融在6月份联合清华大学成立了金融科技中心,并在9月份联合蚂蚁金服一起升级为金融科技研究院,目前正在全力推出大数据风控产品。


亚财商学院——一所会赚钱的商学院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标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