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商业新闻>2021年春大兵绿草山东自驾游游记(3)——邹城

2021年春大兵绿草山东自驾游游记(3)——邹城

2024-09-16 10:01:08

邹城位于山东西南部,是济宁市下辖县级市,它东倚沂蒙山区,西临鲁西平原,南襟徐淮要冲,北枕泰岱南脉,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邹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是邹鲁文化的发祥地,自古文脉兴盛,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故里。境内有孟庙、孟府、峄山风景区、明鲁王陵等景点。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 ,邹国人(今山东邹城)。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

我们2021年4月13日傍晚由滕州至邹城,4月14日参观孟庙、孟府、峄山和明鲁王陵后,前往曲阜。

峄山位于邹城市东南10公里处,峄山主峰海拔582.8米,山虽不高,却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早在秦汉时期就已著名,是古代的九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马迁、华佗、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董其昌、郑板桥等诸多名人都曾登临揽胜,他们留在峄山的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为峄山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

八卦石,为峄山五大奇观之一,位于白云宫戏楼西侧,原有奇石八块,高约数米,向阳矗立,清雍正四年(1726年),修奎星阁,初毁斯石。嘉庆十二年(1807年)拓建通明天宫戏楼,再毁此石。使八石仅余三石,但仍是举世无双,为一大奇观。

继续往上攀登就是峄山主峰五华峰,这里怪石嶙峋,行路艰难,有时候不得不鞠,据说当年秦始皇登峄山,来到这里也不敢不低头,手脚并用才爬上山顶,后来有人留下“不敢不鞠”的字句。

五华峰的脚下,一巨石隐于青松间,巨石正面赫然刻着“壁立万仞”、“五华天表”大字,甚为壮观。

丹丸峰位于五华峰东干余米,峰顶有—椭圆型巨石兀立,此石高约十八米,粗约十二米,往东南倾斜,其状如丹似丸,故名丹丸石。丹丸石凌空突兀,远观岌岌可危,系悬半空,摇摇欲坠,朵朵白云萦绕其间,天成奇绝,妙不可言。

鳌字石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杨萱庭先生72岁时峄山游览,被峄山的风光所陶醉,欣然题写了“鳌”以作纪念,后被镌刻在峄山的巨石上,成为我国当代最大的汉字石刻,此字高15米,宽8米。

过了“鳌字石”往东数百米,一巨石石壁上有“登东山小鲁”、“孔子登临处”、“壁立万仞”“冠子峰”等石刻,据说当年孔子曾登峄山,从而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说。东山即指峄山。

孟庙又称亚圣庙,位于邹城市亚圣府街44号,是历代祭祀孟子的场所。它始建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是一处长方形、具有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排列, 有亚圣殿、启圣殿、孟母殿、致严堂等殿宇64间、碑碣石刻350余块。逐院前进,起伏参差,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雄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

孟庙正南门为“棂星门”,也是孟庙正南门也是孟庙的第一道大门,大门有棂星门坊,意指孟子是天上的文星下凡,亦含有尊孟如尊天之意。坊额上楷书“棂星门”3个贴金大字,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山东巡抚丁宝桢手书。

第一进院落的北壁正中为“亚圣庙石坊”。北墙正中是座精雕细刻的石坊,即“亚圣坊”,也是孟庙第二道门坊。这座石门坊为四柱三门,柱为八棱,顶端装饰古瓶、朵云,类似华表。之前知道称孔子为“孔圣人”,但称孟子为“亚圣”还是到孟府之后才知道的。

亚圣石坊后面的第二进院落甬道两旁,苍松翠柏,显得格外幽静。再往北是“泰山气象门”,门后是第三进院落,此院北面正中有“承圣门”。

穿过“承圣门”就是孟庙主体院落,“亚圣殿”坐落在庭院中央的高台上,它始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为七开间周围迁廊、绿琉璃瓦覆顶的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庭院中还有“天震井”和“乾隆御碑亭”。

在亚圣殿东侧甬路两侧,为“孟庙碑林”,竖立着历代名人的碑刻。

孟母三迁的故事应该听说过,那是讲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读书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最终使孟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甬路北侧是孟母殿,我们去时孟母殿正在维修,但“母教一人”碑仍可以看见,此碑是北洋军阀时期文登籍奉系将领毕庶澄所立,字体俊秀刚毅,雕刻精湛有力。

亚圣殿西北侧有焚帛池遗址,现池已不见踪影,池旁斜倚着一株古槐,树干枯裂分为两枝,新长出的树干仍高大茂盛,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据考证,此槐树栽植于唐代,比孟庙历史还长。

走进孟府大门,庭院中央是一座飞檐彩拱的门楼,两边不与垣墙相连,名为“仪门”,此门平时紧闭不开,只有皇帝幸临、举行喜庆大典或重大祭祀仪式时,才在鸣礼炮中徐徐开启。

穿过仪门,庭院后部的方形露台上是孟府大堂,大堂坐南朝北,五楹出厦,飞檐起脊,危然耸立。堂前檐下正中悬挂着清雍正皇帝手书钦赐“七篇贻矩”堂匾,龙边金字,熠熠生辉。意为告诫孟家后代要以孟子的七篇文章作为言行准则和行为规矩。

明鲁王陵位于邹城市东北12.5公里,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鲁王朱檀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洪武三年出生时被封为鲁王,十五岁就藩于山东兖州,成为第一代鲁王。朱檀好文能诗,谦恭下士,他本来可以有所作为,但自信奉道教后,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求长生不老之药,结果“饵金石药,毒发伤目”,洪武二十二年薨,年仅19岁。朱元璋恶其荒唐,谥为“荒”。故其王陵也被称为“明荒王陵”。鲁王陵共出土文物2000多件,部分文物是首次发现,且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现存于山东博物馆。

做攻略时,看了鲁王陵介绍,感觉值得一看,但沿着新建的石牌楼和神道走到鲁王墓大门前才发现,不知什么原因关闭了,只好遗憾离开,好在这里出土的文物精品在山东博物馆内展出,到济南再去饱眼福吧。

标题4